稀油站的作用、結構及用途
稀油站是由油站、儀表和電氣控制箱三部分組成。
主要應用于冶金、礦山、鍛壓、電力、輕工、水泥、港口等機械設備兩個緊密接觸的物體有相對運動時相互間具有摩擦阻力,會產生磨損。導致失效。潤滑是為了延長機械使用壽命,使兩摩擦面之間形成潤滑膜,減少摩擦阻力降低磨損,延長穩定磨損階段,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稀油站的組成
低壓稀油站主要由油箱(內置磁網過濾器)、低壓油泵裝置、單向閥、雙筒網式過濾器、板式冷卻器(列管式冷卻器)、閥門、自動切斷電加熱器、溫度計、壓力表、壓力控制器、油位尺(觀察)、油位報警器等組成。
(1)油箱
(2)加熱器
油液的溫度要正常設定值時,自動停止工作。
(3)兩臺油泵裝置(一般情況下)
常用的泵組有螺桿泵和齒輪泵:在稀油站中設有兩個流量相等、壓力相同的油泵,一個為主油泵,一個為備用油泵。在正常工作時,系統油站中開動一個油泵便能整個機組的需要。另一個備用油泵,準備投入運行。
(4)雙筒網式過濾器其位于板式冷卻器(列管式換熱器)之前,溫度高,則粘度下降通過能力好,過濾效果也較好,先過濾后冷卻即此目的。
(5)板式冷卻器(列管式冷卻器)設備連續運轉產生的熱量由潤滑油帶走并儲存熱量,當潤滑油經過冷卻器時,其儲存的熱量由冷卻水帶走,以將油溫控制在設備使用條件下的溫度范圍內。
裝在油箱回油口處,主要用于對從潤滑點返回的油液中鐵磁性和非鐵磁性雜質進行過濾。
(6)閥打開,部分油液經過該閥流回油箱。
(7)液位控制器
控制油箱的油位,判斷油位是否正常。(可能是水或其他介質進入油箱內),液面時,則發出高液位報警信號,應檢查,采取措施,消除故障。